神马小说网 > 丹柯文集 > 校园轶事上

校园轶事上

神马小说网 www.shenma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丹柯文集 !

      孙半拉子

    孙半拉子原名叫孙圆满,因为老干半拉子事,从没有圆满过,大家就叫他孙半拉子。

    孙半拉子是孙家庄学校革委会的半拉子主任(副主任),二十五六岁年纪,尖嘴猴腮的瘦脸上挂一副大号茶色石头镜子,看上去像一只大眼睛的螳螂。他经常披一件黑呢子上衣,俨然一派知识分子风度。其实他也算个半拉子知识分子:师范上了半拉子课、回乡革了半拉子命、进校教了半拉子书、造反夺了半拉子权。

    夺了学校半拉子权的孙半拉子,以擅长做“报告”而名扬校内外。所谓“报告”其实就是读文件、念报纸。不知是因为他喝的墨水太少,还是眼神有些不济,读文件、念报纸一字一顿、一句一停。

    有一次他给全校师生作报告,他一字一顿地念道:“革、命、的、小、将、们、都、站、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会场上稀里哗拉凳子一阵乱响,革命的小将们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谁知他却不慌不忙地翻到下一页继续念道:“了”整得革命小将们一个个晕头转向、莫名奇妙

    孙半拉子的“报告”就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从上午一直念到中午,又从中午一直念到下午,饿得师生们一个个东倒西歪、昏昏欲睡而他却不慌不忙地一字一顿、一句一停嗡嗡嗡、嗡嗡嗡,一只绿头苍蝇逐臭而来,居然叮在他上下翕动的嘴巴上。啪的一声,他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嘴巴,处于半睡眠状态的师生们还以为“报告”结束有人鼓掌,便也纷纷地跟着鼓起掌来。谁知孙半拉子揉着被抽疼的嘴巴发怒说:“鼓什么掌?还有半拉子没念完呢!”师生们晕倒了一大片

    孙半拉子经常在办公室里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显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可是谁要是和他谈论起国内外大事,他往往就张口结舌、张冠李戴:不是把谬论读成“膠论”就是把邪路念成“雅路”不是把西哈努克当成菲律宾总统,就是把越南变成卡斯特罗的故乡整的得大家哭笑不得。

    有一次,社助教师点子想跟孙半拉子开个玩笑,就跟大老刘打赌说:“我能叫孙半拉子‘公鸡下蛋’,你信不信?不信赌一只老母鸡!”大老刘拍了一下点子的手说:“一言为定!”两人一起找到孙半拉子,点子指着大老刘对孙半拉子说:“这个大老刘平时不读书、不看报还硬要和我争辩!我记得前几天报上登过,说是国外一个什么种鸡场,一只公鸡下了个蛋。他硬是不信!你记得这件事吗?”大老刘正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赢了,谁知孙半拉子拍了一下脑门,毫不犹豫地说:“噢有这事!我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公鸡蛋好像还挺大的!”

    点子差点儿笑出声来。大老刘心里却暗暗叫苦:真见他妈的鬼!恐怕还见过他爹生孩子。这只该死的下蛋公鸡!害得我还得赔上一只老母鸡!

    一天下午放学后,孙半拉子叫点子和大老刘到他的宿舍里去一趟。点子说,坏了,准是公鸡下蛋的事!两人提心吊胆地进了孙半拉子的宿舍。孙半拉子正在听秦腔红灯记,见他俩来了,啪的一声关了半导体收音机,打开后盖板,取出两节电池,用锥子钻了个洞,然后从黑呢子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纸包,用三个指头轻轻地撮起一小撮白色粉末,小心翼翼地填进电池的洞里,然后把电池放回收音机打开开关,喇叭里又传出秦腔红灯记。

    孙半拉子伴随着秦腔的鼓点,得意洋洋地晃着秃脑袋问:“声音是不是比刚才大多了?这‘电精’的质量就是好!一块钱一包,两块钱三包,还当场演示。唉!我怎么才买了一包?”

    大老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点子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孙半拉子不满地瞥了点子一眼。

    点子笑着说:“你上当了!只听说过卖糖精、味精、麦乳精什么的,还从来没听说过卖‘电精’的?这说不定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盐,不信你尝一尝!”

    “尝什么尝,想把我电死呀?刚才那两节旧电池放了‘电精’不就有电了吗?”孙半拉子不满地说。

    “那玩艺儿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就玩过。找一节旧电池钻个洞,放盐水里一泡,拿出来晒干,往小电珠上一接灯就亮了。”点子不以为然地说。

    “这么说你确实了不起了”孙半拉子显然不高兴了。

    傍晚时分,不知从那里冒出一只摇头晃尾的大黄狗来。孙半拉子忽然有了想吃狗肉的雅兴,一声吆喝,关门打狗。点子抄起铁锨,大老刘提起木棒,孙半拉子捡起破砖片瓦对大黄狗进行围追堵截。这只倒霉的狗只吓得东奔西窜、屁滚尿流,眼看着就没活路了,也真是应了“狗急跳墙”这句话,只见它嗖的一下竟跳过两米多高的院墙逃之夭夭了。

    眼看着到嘴的肥肉不翼而飞了,孙半拉子气急败坏地瘫坐在地上。

    点子刚才被孙半拉子好缘无故地数落了一顿,觉得挺窝囊,就揶揄地说:“孙主任,不要灰心!这狗说不定还来,干脆撒上些你的‘电精’把它电死得了!”没想到孙半拉子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里一动

    深更半夜里,大黄狗果然又摇头晃尾地来了。孙半拉子赶紧取出他的“电精”小心翼翼地撒在一块掰开的馒头上。为了足以把狗电死,他还特意多撒了些。大黄狗一口把馒头吞了下去,终于被“电精”电死了。孙半拉子正要放到锅里去煮,忽然闻到一股子扑鼻的肉香,原来是因为他放的“电精”太多,居然把大黄狗给电熟了。他高兴地抓起一条狗腿,向流着口水的嘴里喂去

    喔喔喔──被电熟了的狗腿突然打起鸣来,吓得孙半拉子冒了一身冷汗,原来是他做了一个黄粱美梦。这该死的公鸡!早不打鸣晚不打鸣,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打鸣,害得孙半拉子又吃了半拉子狗肉。

    点子

    点子不长个子净长心眼,只要他的小眼睛诡谲地一笑,准是又生出了点子,但他的点子又常常点不到孙半拉子的点子上去。

    点子当过兵吹过号,孙半拉子就让他给学校宣传队演出的革命现代秦腔白毛女伴奏。

    点子说:“我吹的是冲锋号,是打仗的,不能伴奏。”

    孙半拉子说:“我要的就是冲锋号!向地主阶级发起冲锋,长我们贫下中农的志气!”

    点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小眼睛诡谲地一笑,说:“冲锋号就冲锋号吧!”

    大幕徐徐地拉开了:

    漫天风雪一片白

    躲债七天回家来。

    地主逼债似虎狼

    满腔仇恨我牢记心头

    随着杨佰劳激昂的唱腔,乐队的干鼓子敲响了,笛子吹响了,二胡拉响了,可偏偏点子的冲锋号不响。杨佰劳唱完了,黄世仁出场了,点子的冲锋号突然吹响了:嘟嘟嗒、嘟嘟嗒还真把黄世仁给吓回去了

    孙半拉子气急败坏地质问点子:“你吹得什么号?真他妈的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点子不服气地反驳说:“你不是让我向地主阶级发起冲锋吗?”

    孙半拉子无话可说,便把他从乐队里撤了下来,让他去当演员。

    点子会吼秦腔,孙家庄的男女老少都能吼上两嗓子,就像是吴桥的男女老少都会玩两下杂技一样。点子要吼黄世仁,孙半拉子说:“黄世仁是个大肚子地主,你瘦饥麻杆的那能吼黄世仁?”就让肥头大耳的大老刘去吼黄世仁,让点子去吼杨佰劳,并警告他:“这一回一定要长贫下中农的志气,灭地主阶级的威风!”点子小眼睛诡谲地一笑,说:“我知道该怎么做。”

    大幕徐徐地拉开了,乐队的干鼓子敲响了,笛子吹响了,二胡拉响了,点子扮演的杨佰劳出场了。

    漫天风雪一片白

    躲债七天回家来。

    地主逼债似虎狼

    满腔仇恨我牢记心头

    点子吼着吼着,阶级仇民族恨一下子涌上心头,一发而不可收拾黄世仁这个狗地主又来逼债了,扬佰劳突然愤恕地操起扁担向黄世仁的狗头上砸去,只听崩的一声闷响,黄世仁应声倒地,躺在台上半天没了动静

    扮演喜儿的雪兰老师吓坏了,忘了自己的身份急忙去救黄世仁,戏演不下去了

    孙半拉子满脸怒气找点子算账。点子小眼睛诡谲地一笑,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让我长贫下中农的志气,灭地主阶级的威风吗?”孙半拉子无言以对。

    没想到这一下子还歪打正着:一传十、十传百,孙家庄的白毛女还出了名。点子扮演的杨佰劳表现了贫下中农的深仇大恨,灭了地主阶级的威风,得到了县革委宣传部的嘉奖,并在全县各个宣传队推广,只不过黄世仁没有被当场被杨佰劳打死,否则后面的戏就演不下去了。

    “五一”国际劳动节,县革委会宣传部要举办国际歌演唱赛。孙半拉子想一举夺魁,决定排一场国际歌大型歌舞剧,于是带领宣传队紧锣密鼓地投入了排练。

    点子虽然会吼秦腔,但吼起国际歌来却五音不全,总是吼不到点子上,而且歌词也老是记不住,尤其是什么“英特纳雄耐尔”更搅得他脑袋里像一锅浆糊。可是点子到底不愧是点子,他小眼睛诡谲地一笑,就把国际歌编成秦腔的调子吼了起来。这一招还真管用,没费多大功夫就把国际歌的歌词全记下了。可是这却苦了孙半拉子,他是个老秦腔、土豹子,为了争魁硬是五音不全地给队员们教唱国际歌,本来就南腔北调地拿不稳,这一下子又受了点子的熏陶,一张口就跑调、一张口就跑调,秦腔不像秦腔,洋腔不像洋腔。

    “五一”演出那天,因他们宣传队演白毛女演出了名气,县革委会宣传部便把他们排成了压轴戏。在雄壮的国际歌器乐声中,大幕徐徐地拉开了,全体队员脸上涂着锅黑,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衫,扮装成非洲黑奴的模样,齐排排地爬在舞台上。孙半拉子头戴红五星、身着绿军装、臂箍红袖章、手举红宝书,扮成“救世主”模样。他高声唱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点子随着他半土半洋的歌声从舞台上慢慢地爬了起来,他压根儿忘了应该在唱完第二句以后,才能慢慢地爬起来。“救世主”急得真想踹他!幸好他身后扮成女奴的圈圈老师在他的屁股上拧了一把“救世主”接着唱道:“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黑奴们随着“救世主”半土半洋的歌声慢慢地爬了起来。点子却因屁股上被圈圈老师拧了一把,又莫名其妙地慢慢爬下了

    圏圈圈

    圈圈老师(以下简称圈圈)姓甚名谁已没关紧要了,但只要一提起她的圈圈教学法,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的。

    那么圈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点子专门为她写过一首歌:

    圈圈青春有几何?

    不大不小二十六。

    圈圈身材怎么样?

    不高不胖也不瘦。

    圈圈容貌怎么样?

    圆脸圆眼圆鼻头。

    圈圈教学怎么样?

    圈圈跟着圈圈走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头发丝儿拴豆腐。圈圈连初中都没念出来,就又回到母校当老师。圈圈文化水平太低,教不了高年级就教一年级,给学生们教:b、p、m、f、d、t、n、l周而复始、熟能生巧,三教两教居然给她摸索出一套圈圈教学法。只见她操一口浓重的乡音,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汉语拼音,她教一遍,学生念一遍。

    p的个圈圈在上头

    p的个圈圈在上头。

    b的个圈圈在底哈(下)

    b的个圈圈在底哈(下)。

    o的个圈圈在中间

    o的个圈圈在中间。

    q的个圈圈带把把

    q的个圈圈带把把

    那阵子正闹“教育革命”上面要求各学校都要拿出教育革命的成果,孙半拉子也没有搞出什么“油花子搅团”就把圈圈的圈圈教学法作为“革命成果”上报学区。

    有一天,圈圈刚刚教完圈圈教学法回到办公室,点子小眼睛诡谲地一笑,学着圈圈的腔调问:“你的个圈圈在哪里?”

    圈圈给了点子一拳头,笑着答:“我的个圈圈在中间。”又问点子:“你的个圈圈在哪里?”

    点子扑哧一笑答:“我的个圈圈带把把”

    哄的一声,大家都笑了起来,圈圈笑得最凶,一边笑一边追将过去,就要脱点子的裤子,看一看到底带不带“把把”点子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大老刘说,你跑什么呀?放心让她脱吧!看她还能把你的“把把”给叼了去?

    点子的这个玩笑开大了,没想到把圈圈给害苦了。从此以后,圈圈一想起“q”就想起点子,一想起点子就想起“把把”而一想起“把把”就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课堂上笑、办公室里笑,甚至回到家里还是个笑,有时侯正吃着饭,扑哧一声把饭也喷了出来。吓得家人慌恐不安地望着她说:“快去医院看看,别是‘神经’了!”

    有道是:麻绳专拣细处断,那壶不开提那壶。观摩教学早不进行晚不进行,偏偏在这个圈圈发“神经”的时候,公社教育专干通知:要在孙家庄学校进行圈圈教学法的观摩教学。

    圈圈一听,吓得屁滚尿流;孙半拉子一听,半拉子脑袋都大了。那时候上面来支鸡毛就是令箭,谁敢不从?孙半拉子急得火烧屁股,日急慌忙地督促圈圈备课、讲课可是圈圈一念到“q”就想起点子,一想起点子就想起“把把”而一想起“把把”就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气得孙半拉子停了点子的课,把他打发到家里“稍息”去了。可是圈圏还是忍俊不住,笑口常开

    眼看着覌摩教学的日子就要到了,大家都为圈圈捏着一把汗。孙半拉子也真不愧是孙半拉子,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在观摩教学的前一天,把圈圏的“笑神经”给治住了。

    第二天上午,县上的、公社的、大队的、学校的各位领导,一下子来了百十号人,教室里坐不下,就把课堂搬到操场上进行。

    圈圈着一身崭新的服装,挥一条闪亮的教鞭,操一口浓重的乡音,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汉语拼音,她教一遍,学生念一遍。

    p的个圈圈在上头

    p的个圈圈在上头。

    b的个圈圈在底哈(下)

    b的个圈圈在底哈(下)。

    马上就要念到那个该死的“q”了,圈圈最怕的就是“q”一念到“q”就想起点子,一想起点子就想起“把把”而一想起“把把”就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越想笑就越紧张,而越紧张就越想笑猛然间,她想起了孙半拉子的警告:“这是党和人民考验你的关键时刻,也是关系到你能不能转为公派教师”当然,这都是瞬间的一闪念,圈圈还没来得及做好思想准备便已脱口而出:

    “o的个圈圈带把把”

    哄的一声,学生们笑了起来,老师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有在座的各位领导没有笑,一个个满脸的阶级斗争

    圈圈也没有笑,竟哇的一声哭将出来

    蒋光头

    “蒋光头”不是蒋介石,是个插队知青;“蒋光头”也不是光头小伙,而是个扎着两把刷子(红卫兵们流行的那种发式)的姑娘;“蒋光头”的名子也不叫“蒋光头”她叫蔣丽莎,至于为什么被叫做“蒋光头”那可就成了后话了。

    蒋丽莎大眼睛、挺鼻梁、高个头、俏身材,着一身军装、扎两把刷子,看上去英姿飒爽。可她的名字──蒋丽莎并不铿锵响亮:既有美蔣特务的嫌疑,又有资产阶级的情调。“文革”那阵子大家纷纷改名字,名字越红越忠诚,名字越响越革命。蒋丽莎也跟着改名字,她先改成蒋红卫,人家问她捍卫谁?她后改成蒋革命,人家问她革谁的命?她再改成蒋造反,人家说她要反攻倒算!她又改成蒋夺权,人家说这个名子更危险几次改名子都“壮志未酬身先亡”都是因为“蒋光头”姓蒋,她也姓蒋,和“蒋光头”是一个祖宗,是一家子人。

    蒋丽莎的名字把她给害苦了。和她一块儿插队的知青们招工的招了工,参军的参了军,上学的上了学,最次的也被安排到火葬场去烧死人,就剩下她和几个家庭成份高的还在继续接受再教育。

    那阵子正搞“批林批孔”“臭老九”们被批得臭不可闻。大队革委会主任就对蒋丽莎说:“你先到学校里去接受改造,改造好了,以后有机会我提拔你去供销社当营业员!”

    蔣丽莎在宣传队里呆过,能歌善舞,孙半拉子就让她去代唱歌课。那阵子学生们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学黄帅、“反潮流”动不动就给老师们写小字报、贴大字报,批判“臭老九”

    蔣丽莎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唱批林批孔当闯将:“拿起笔、做刀枪,批林批孔当闯将”学生们则在下面舞棍弄棒、大闹天宫。“聪明的刻子”(给老师写大字报,把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写成聪明的刻子。以下简称“刻子”)则在下面敲着桌子给她伴奏,她唱伴奏起,她停伴奏停,成心和她对着干。蒋丽莎当过红卫兵造过反,那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大喝一声:“我今天豁出去摸一摸老虎屁股!”就直奔“刻子”而来谁知“老虎屁股”没摸着,反被“老虎”咬了一口。“老虎”还乘机大喊大叫:“救命呀!‘臭老九’打人了!救命呀!‘蒋光头’打人了!”孙半拉子闻讯赶到,不但支持了革命小将们的革命行动,还把蒋丽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蒋丽莎刚一出门扑哧一声险些乎滑倒。低头一看,差点儿没气晕过去,只见正门口不偏不依地堆着一泡臭气冲天的大便她明白这是谁干的,哭着去找孙半拉子评理。谁知孙半拉子不屑地说:“活该!惹不起就不要惹嘛,现在的学生连我都怕他们三分,你却鸡蛋硬往石头上碰!”

    蒋丽莎差点儿没第二次气晕过去,气急败坏地去找“刻子”算账,一进教室门就见“刻子”和他的哥儿们每人腿档里夹一根大棒子,正虎视眈眈地等着她。蒋丽莎一看凶多吉少,转身就走“刻子”们阴阳怪气地学着座山雕的口气说:“老九啊!你可不能走哇!”

    “刻子”们占了上风头,蒋丽莎从此便和大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刻子”们拉屎拉出了高水平、拉出了全方位、拉出了立体感拉在她门口的谓之“低屎”、拉在她讲桌上的谓之“中屎”、拉在她脑袋上的谓之“高屎”──那天晚上蒋丽莎靠在教室墙上看露天电影,看着看着突然一团湿漉漉的东西从天而降,差点儿没把她给臭死蒋丽莎成了名符其实的“臭老九”

    蒋丽沙成了“臭老九”倒也罢了,那时候的老师们都是“臭老九”但蒋丽莎还比别的老师们多了一个头衔──人民公敌──“蒋光头”她只要一出校门“刻子”们就埋伏在路旁齐声喊道:

    “蒋光头,抹香油

    不吃辣子吃狗球!

    蒋光头,抹香油

    不吃辣子吃狗球!”

    蒋丽莎气得穷追不舍“刻子”们采用了“麻雀战术”:你追我跑,你疲我喊;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蒋丽莎从此又成了“蒋光头”

    “蒋光头”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心想找个机会和“刻子”好好算个账。

    一个周末“蒋光头”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一趟城去,忽见“刻子”不知从那里冒了出来,鬼头鬼脑地向她屋里窥探,不知道又想干什么坏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来的全不费工夫。“蒋光头”猛一开门,老鹰抓小鸡一般将“刻子”提溜进来,忿忿地说:“我要问问你,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总是想方设法地欺负我?”“刻子”如果说两句软话也可能也就没事了,可是他自以为是“反潮流”的革命小将──老虎屁股摸不得,根本没把“蒋光头”放在眼里,一边扭着身子一边用胳膊肘捣她“蒋光头”也不是饶爷的孙子,只听啪啪两声脆响,她左右开弓地搧了“刻子”两个大嘴巴,一下子把“刻子”给搧懵了,这才软了下来,一个劲儿地告饶。“蒋光头”大喝一声:滚!“刻子”夹着尾巴落荒而逃“蒋光头”开心极了!她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兴冲冲地提了包就去县城搭车,二十多里的路程她居然没用上一个小时就赶到了。

    “蒋光头”回到学校的时候,一进校门她就觉得不对劲了,师生们好像躲避瘟神一样地躲着她,而大老刘却形影不离地“保护”着她,甚至她去上厕所大老刘都站在门口给她站岗放哨,她觉得挺奇怪,可是问什么大老刘都不说。

    操场的戏台上,孙半拉子正在指挥几个老师安装大喇叭布置会场,可能要开批判会。那阵子批判会就跟家常便饭一样,隔三岔五地召开,但这次的批判会有些不一样,主席台上除了孙半拉子、教导主任,还请来了大队书记和大队革委会主任。

    批判会开始了,首先由孙半拉子一字一顿、一句一停地宣读中央红头文件,这个文件是前不久才学过的“关于马振夫中学老师迫害学生的事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又重学?好不容易才把文件学完了,却把“蒋光头”美美地吓了一大跳“刻子”居然上了主席台,声泪俱下地控诉蒋丽莎对他的迫害:从他如何挨了蒋丽莎的毒打,如何逃出虎口跑到了县城,如何在街头过夜,如何遇上了腮帮子上长着一撮毛的阶级敌人,阶级敌人如何要活活掐死他,他又如何打败了阶级敌人,最后孙主任(孙半拉子)和刘老师(大老刘)如何深更半夜里把他救了回来

    紧接着孙半拉子宣布批判会开始,大老刘把“蒋光头”押上了主席台,交待自己迫害革命小将的罪行,接受革命师生们的批判。

    命运喜欢恶作剧。曾几何时,蒋丽莎和她的战友们将自己的老师押上了审判台,批得落花流水,臭不可闻而今天她做梦也没想到她的学生们又把她押上了审判台

    贫管会

    在批林批孔当闯将的乐曲声中,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占领上层建筑”的口号声中,孙家庄大队的“贫管会”(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带着三件法宝:打狗棍、破筐篮、讨饭碗,雄赳赳,气昂昂地登上了孙家庄学校的“上层建筑”

    “贫管会”五十多岁,酱紫色的脸上:小眼睛、大鼻子、尖下巴、山羊胡。穿一件油得发黑了的白衬衣,戴一顶晒得泛白了的蓝帽子(帽沿向下塌拉成~型)。他家祖传三代讨饭出身,比贫下中农还贫下中农。他一一亮出了他的三件法宝:打狗棍、破筐篮、讨饭碗,讲了法宝的来历,然后便开始忆苦思甜:“提起那个旧社会呀!反转是吃不饱林彪孔老二那个贼秃子呀!反转是顿顿吃的蒸馍炒肉菜提起那个六零年呀!反转是把人饿坏了”

    大队革委会主任一听不妙,知道他嘴上没个把门的,又要诉新社会的苦,急忙去抓麦克风,一慌张反而将麦克风打翻在地

    “贫管会”走马上任,占领了孙家庄学校的“上层建筑”成了学校的一把手。

    新官上任三把火“贫管会”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抓起了“批林批孔”运动。

    那阵子,无论是什么课程,都要贯穿“批林批孔”运动。代数学课的大老刘提着两幅漫画往教室里走“贫管会”指着漫画上留发髻、穿长衫的人问:“这画的是谁?”

    “孔老二呀!”大老刘惊奇地答。

    “孔老二不是秃子吗?怎么梳起了纂纂?”

    “你说的秃子那是林彪、林‘秃子’!”

    “噢!我还把孔老二当成是林秃子的大号了。”

    大老刘哭笑不得

    这也难怪“贫管会”没上过学,是个睁眼瞎,横竖扁担识不了个一字。

    一年一度的学区春季运动会就要召开了,各校都要派代表队参加。按照惯例:孙家庄学校带队老师和参赛学生,每人每天补助半斤锅盔(学校有两亩半校田,每年能打千把斤粮食),这对于每天精力过盛,肚子吃不饱的师生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贫管会”瞅准了这个机会,自告奋勇要当粮草官。其实他肚子里有个小九九:自从他占领“上层建筑”以来,似乎越来越有些力不从心了。每次批判会上,他除了“林彪孔老二那个贼秃子,反转是顿顿吃得蒸馍炒肉菜!”以外,便再也设词了。而那些“臭老九”们,别看臭不可闻,批起林彪孔老二来一套一套的,批着批着还领着学生们喊口号。他感到师生们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尤其是那个孙半拉子,表面上装作听他的话,实际上连做梦都想着反攻倒算,真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难日弄的得很!如果这一次把粮草官的大权抓到手了,看他们“臭老九”还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贫管会”自告奋勇地当上了“粮草官”他亲自开仓验称、亲自拉车磨面、亲自监督几个女老师把面粉烙成锅盔,亲自点验装进面口袋。并在全校师生面前宣布“三不发政策”:一、不听话的不发;二、“日鬼倒棒槌”的不发;三、比赛成绩不好的不发。

    第二天一早“贫管会”背着一袋子锅盔(老师们要替他背,他不放心),率领着孙家庄学校的代表队,打着旗、敲着鼓,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公社中学。

    当天就由于好几个师生违反了“三不发”政策“贫管会”又背回了半袋子锅盔,结果挫伤了士气,第二天队伍就稀稀拉拉地变成了“散兵游勇”眼看着比赛时间就要到了,师生们还拖拖踏踏地迈着八字步走在半路上。

    “贫管会”背着口袋气喘吁吁地边跑边骂:“狗日的!还想吃锅盔?反转是吃屎都没人给拉!”

    “刻子”笑咪嘻嘻地过来要替“贫管会”背锅盔。“贫管会”没好气地说:“你日鬼倒棒槌的,那里的鬼把那里的人害去!”“刻子”虽然学习上一塌糊涂,可是运动会上却是长跑冠军。但昨天点名予赛的时候,他不知道跑到那里“日鬼倒棒槌”去了,被取消了参赛资格不说,还被罚了锅盔。

    “刻子”碰了钉子但不甘心,跟身边的几个“刺儿头”们一嘀咕,就对“贫管会”说:“我们知道一条捷路,用不上屙一泡屎的功夫就到了。”

    “贫管会”正急得火烧眉毛,便让“刻子”们带路。“刻子”们走村串户、七拐八弯,足足用了屙十泡屎的功夫,才把“贫管会”引到一堵两米多高的围墙跟前,说里面就是公社中学,说着嗖嗖嗖地一个个翻过了墙头,把“贫管会”扔在外面。

    “贫管会”正气得翘山羊胡“刻子”却趴在墙头上说,我先把口袋接过去再来接你。

    “贫管会”干气无奈何,只好先把口袋递了过去,谁知半天没了动静“贫管会”用尽了吃奶的劲才踩住一块石头趴上墙头,却看见“刻子”们正在瓜分他的锅盔。他大喝一声“刻子”们落荒而逃,锅盔滚得遍地都是

    “贫管会”也不知那来的劲,猛地翻上了墙头就要去追,却听有人大喝一声:“干什么的?这么大年纪了还翻墙揭瓦的!”

    “贫管会”一看,是公社中学的老师。又气又恨、又羞又愧,像一只山羊一样,定定地猴在两米多高的围墙上

    转眼间到了秋天,上面又下达新的精神:农业学大寨,教育要革命:要开门办学,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下子可叠到“贫管会”的靶子上了。他进校以前是孙家庄大队第三生产队队长,抓起生产来一愣一愣的,是一把好手,全大队唯有三队的产量高,肚皮吃得饱。

    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要想多增产、先把肥来拉。“贫管会”首先让老师们带领各班学生去拾粪,而且还给每个师生都下达了硬任务。

    蒋丽莎是个城里姑娘,一个姑娘家的背着粪斗领着学生去拾粪面子上拉不开。“贫管会”指着蒋丽莎的鼻子骂道:“你还是个什么‘青年知识’(知识青年),我看你是个青年吃屎!反转是吃屎都没人给你拉!”骂得蒋丽莎哭了三天三夜

    那阵子拾粪的比拉粪的多,师生们大都完不成任务,就又从自家的茅厕或猪圈里往学校背粪。有的师生们干脆不上学校的茅厕了,还不如憋上老半天回到家里再拉,还能交给学校完任务。

    人多力量大,没多长时间,粪就积了半操场。后来有人因为完不成任务跑到学校里来偷粪。“贫管会”就给一个个的粪堆画上记号,并亲自守夜。一天晚上,不知是那个师生又来偷粪“贫管会”大喝一声:“看我不把你的粪给倒出来!”那黑影子背着粪斗夺路而逃

    蒋丽莎因完不成积肥任务,而有些怀念起“刻子”来了;而“刻子”也因完不成积肥任务,而后悔当初把那些“好东西”给白白糟踏了

    孙家庄大队有一座荒山。“贫管会”率领全校师生向荒山进军,开展大兵团作战,经过整整一冬的苦战,愣是整出了几十亩旱田。他把旱田分给了各班,各班又分给了每个学生种上了洋芋。从此以后,全校师生整天泡在地里浇水、间苗、施肥、锄草而教室里闲着也是闲着,生产队里就派人在教室里种上了蘑菇。

    收获的季节到了“贫管会”提着一杆大称,赶前忙后地称洋芋,评选学大寨的接班人。

    俗话说:“傻子天照应”大老刘班上的“鼻涕虫”一天到晚光知道用袖子擦鼻涕,两只袖子擦得“黑又亮”那里还顾得上去伺弄他的实验田。可是他的洋芋产量竟然居全校师生之最。“贫管会”当场把他评选为学大寨的接班人,并号召全校师生向“鼻涕虫”学习。

    “人怕出名猪怕壮”“贫管会”把学校办成了农业学大寨样板田的事迹被公社教育专干写成了“贫管会”管校就是好的文章,在省报头版头条上刊登了。顿时,孙家庄学校红火起来了“贫管会”也成了窗口里吹喇叭──鸣(名)声在外了。三天两头的有记者挎着照相机,背着录音机来采访报导、拍光辉形象、录豪言壮语。

    省上要召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经验交流大会”“贫管会”自然而然地被选为县代表出席会议。县革委的小车专程把他送到火车站“贫管会”这辈子还没见过火车呢!老远看见一条长龙喷云吐雾地爬了过来,惊奇地说:“我的妈哟!这火车爬下来都这么长,反转是站起来不知道有多高?”整得陪同的教革组长差点儿没笑破肚子。

    “贫管会”住上了省城最高级的饭店。他惊奇地说:“我的妈哟!这真是住上了金銮殿,反转是地上都铺着红毡。”

    当天晚上,大会举行了盛大的招待宴会,省革委会主任,省教革委主任,省贫协主席都应邀参加了宴会。

    “贫管会”讨了半辈子的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简直比林彪孔老二那贼秃子顿顿吃得蒸馍炒肉菜还要好。反转是吃饭不要钱,不吃白不吃,他就放开肚皮尽情地大吃一通,只吃得满嘴冒油,肚皮滚圆,险些乎回不了房间。

    睡到深更半夜里,肚子叽哩咕噜地直打架:嘟嘟嘟嘟嘟嘟一个劲儿地放响屁,就跟打机关枪一样

    不好,有情况了!他急忙提上裤子去找茅厕,楼上楼下找了个遍,就是找不见。怪了!难道饭店里的人都不屙屎撒尿?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深更半夜里连个鬼影子也没有。他提着裤子在楼道里上窜下跳,来回穿梭其实厕所就在楼道两头,门窗上写得清清楚楚,可是谁叫他是个睁眼瞎,横竖扁担识不了个一字。三折腾两折腾他实在憋不住了,就急忙捋下裤子在楼道里方便起来

    第二天一早,一位倒霉的服务员仰着脑袋走路,突然脚下一滑,差点儿摔个筋斗。低头一看,又差点儿气晕过去。急忙找来饭店保安人员,保安人员一分析断定是阶级敌人搞破坏,急忙给保卫部打电话。保卫部牵来一条大狼狗,大狼狗只一嗅,便得意地摇头晃尾,直奔“贫管会”的房间

    “贫管会”夜里干了亏心事,心里正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一宿没合眼,忽见一条大狼狗带着保卫人员和服务员闯了进来,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又羞又愧,差点儿没跳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