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 > 断肠刀客文集 > 亡国之君——我为李煜喊冤&lt十

亡国之君——我为李煜喊冤&lt十

神马小说网 www.shenmaxiaoshuo.com,最快更新断肠刀客文集 !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自古中国文人最得意者,概是出朝为官,光宗耀祖,另一层大概就是隐居山林中,逍遥自在,其中最典型者当属陶渊明与王维二人了。

    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曾被江州刺史辟为江州祭酒从事,陶渊明任职不久,因不堪吏治,辞职回家,在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做了彭泽令,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认为要向老百姓括钱“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解缓去职,时年41岁。

    隐居山林对于陶渊明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亦或是看透了那官场的黑暗。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诗文完全超于政治所谓的‘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

    王维,曾任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据载“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此种情况,王维依然隐居山林,晚年更是终日啸咏,弹琴赋诗,自得其乐。可见,中国文人对大自然、对隐居山林是何其的钟爱。

    从小我们看金庸武侠就有此感,其故事主人公最后多是隐居山林,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与赵敏等等。当然这只是一种虚幻的武侠世界,但透过这,我们亦可略明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状态。陶冶山林,千古文人侠客梦,不管是厌倦仕途,还是看破红尘,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避开纷乱的尘世,选得一幽僻之地,安度余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人格的自我修养与陶冶。

    隐居山林,有很多自是迫不得已,中国文人历来就有一种自恃的清高,不论是官场受挫,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一种文人特有的属性会让他们选择隐居,与其说是隐居,不如说是逃避,但有时逃避也并不为错,能得到一种身心的宁静,更得到文人本来应有的清高,既然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至少也应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似乎成了中国文人历来的做人准则。

    当然,中国文人凭借其自身的修养与见识,一种发自文人内心的理念让其眷念于山水之间,他们选择山水并不是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更准确的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他们不需要有太宽大的胸怀,心怀天下,那似乎是太大而又太不切实际,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想要和属于自己的的生活并不为过,更是值得尊敬与佩服。

    试曾想在那幽僻的山谷,枫叶在春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满眼的绿色,万花竞放,散发着那醉人的芳香,鸟儿似亦陶醉,不自禁地在空中鸣叫,一声接一声,万鸟竞鸣,一浪过一浪,万里的碧空,夹杂着些许的白云,在空中似游非游,那远处的瀑布正在毫不吝啬的倾泻,一滴、两滴浸染红尘,那湖面微风拂过,掠起阵阵涟漪,想想如此情景,怎不让人陶醉,再想想,门前还有几亩小地,日出而作,日落儿歇,妻小早已在桌旁盛着热饭等候,晚饭过后,闲庭漫步,皓月当空,飘洒满园,晚风轻轻吹拂,拂过脸庞,吹动发髻,品味着那湖水带来的芬芳,此种生活,谁人不想。

    我们想想中国文人士大夫并不是勾心斗角,治国平天下,他们依然有着那颗清净的心,他们坚强亦柔弱,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们是最崇高亦会最会享受生活的士人群,隐居山野,不问世事,自得其乐,何其美哉!

    不知后主是否有此愿呢?我想或许有吧!看他意念中所想:看着江上千里浪花奔涛、翻滚,岸上,桃花盛开,春意黯然,身上挂着一壶酒,手持一根竿,找寻着,一个适合自己上的地方垂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其快哉!

    对于古人隐居山林,歌颂山水,我们不应该把其看作为一种个人享乐主义,一种消极逃避主义,不论出于何种原因,隐居山林,那确是一种思想的升华与觉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