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小说网 > 保和文集 > 老光儿

老光儿

神马小说网 www.shenmaxiaoshuo.com,最快更新保和文集 !

    如今“光棍儿”这个角色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已渐渐淡出。

    那是上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农村家庭还属自然生育时期,孩子多,生活条件差,再加上医疗没保障,妇女又因生产死亡率高,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调。有些条件较差的家庭中,男孩子多的有的就终身不得婚配,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光棍儿”

    说起光棍儿,我们那个千人左右的村子竟有十几个。大多是因家境不好而终身未娶,当然也有的是因智障或残疾所致。

    总之,他们的人生是不健全的,更谈不上完美了。但却演义出许多令人难忘的离奇故事。

    一

    “老光棍儿郭富得脑溢血死了。”

    消息在村子里迅速传了开来,四邻八舍的乡亲们纷纷前去吊唁,发现灵床前有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边一个尚未成年的男孩儿,趴在那里痛哭不止,人们听了半天也没听出哭的是个啥名堂。

    郭富弟兄四个,因家境贫寒无奈送人两个,他排行老大。为了糊口,十七八岁的郭富便到部队当兵去了。他在部队参加过的大小战斗无计其数,和日本鬼子拼过刺刀,和蒋匪军争过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一晃就是八九年的光景,他却一直神奇地毫发无损。最后在淮海战役的一次战斗中打的非常残酷,阵地上硝烟滚滚,尸横遍野,好多战友惨死在他的身旁,活下来的所剩无几,但也被冲散了。在敌人的追击下他落荒而逃,钻近了一片齐腰深的玉米地,猫着要飞快的往前奔跑,敌人越追越近,子弹不断在他头顶上空呼啸而过,也是他命不该绝,忽然一片坟地展现眼前,其中一座较大的砖坟,有一拱状洞口裸露地上,情急之下他毫不犹豫的钻了进去,当敌人赶过来时已不见了他的踪影。

    敌人没有找到郭富而无可奈何地撤走了,郭富在坟中与古尸为伴呆了许久,发现洞口外天渐渐暗下来,也听不见了枪声,便从坟中悄悄地爬了出来,并对着古坟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说道:“谢谢前辈救命之恩,打搅你了。”这次大难过后他是越想越害怕,没敢再去寻找部队,趁着黑天竟直一鼓作气地跑回老家。

    自从郭富当兵以后,家里一直也没打听到他的消息,父母以为他早以化为炮灰离开人世了,没想到一个活生生的儿子又回来了,母子久别重逢,喜极成泣,抱头痛哭一场。

    郭富的弟弟听说大哥回来了,急忙带着老婆孩子前来探望。郭富看着已娶妻生子的弟弟一家,再想想出去多年仍旧孑然一身的自己,不仅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在心里翻滚搅动。

    郭富年近三十,虽大难不死,却也错过了婚配的最佳年龄。又因家中贫困,自己在外多年也没攒下分文,这找媳妇的事也就慢慢拖了下来,使他逐渐步入了“光棍儿”的行列。

    二

    郭富中等身材,身体健壮,走起路来一付稳健有力的样子。他为人实在,胆大心细,做事认真,凡事总想出人头地。他还有许多出众的好手艺,象村里杀猪宰羊的都去找他,磨镰磨刀的也去求他,就是剃个头刮个脸的也离不开他。他也倒热心肠,不论忙闲来者不拒,对谁都是有求必应。他磨出的镰刀真是锋利无比,就连他给自己剃头都是用镰刀剃,若是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而他却不但想到还做的精道。

    不觉郭富已步入中年,父母也早已离开人世,弟弟一家也在六0年生活困难时期闯了关东,他成了真正的光棍儿一条,但想找个老伴的心依然不死。随着生活的逐渐改善,他也开始注重了对自己的装扮,出来总是衣着整齐,干干净净的。当大多人们出门还是步行的时候,他就率先买了一辆“大水管”的旧自行车,哪里零件不好就换哪里,时间不长,除了车架子没换,其它的换了个遍,车架虽说没漆,但也被他擦的铁亮,天天骑着下地、赶集、串亲戚。看他这样,别人还真的有些羡慕。尽管如此,找老伴的事还是泥牛入海。

    这年冬天,有一无家可归的中年妇女从外地流浪而来,说是想找个人家,有人便领着她找到了郭富。郭富正在吃午饭,见是邻居领着一个妇女向屋里走来,他便迎出去问清了来龙去脉。他瞅了一眼那中年妇女,有三十多岁的样子,上身穿一件花棉袄,下身穿一件蓝棉裤,头蒙绿围巾,虽说长的有些男相,但也不算丑。郭富把邻居叫到一边说:“我看还行,你问问她是啥意思吧。”邻居又过去问那妇女:“大妹子,你看大哥这人咋样,中意吗?”那妇女接过去说:“我没意见,只要大哥不嫌弃我就行,我就是想找个人家混口饭吃。”既然双方都没意见,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郭富又给那妇女下了两碗挂面,还特意磕上了两个鸡蛋。一会儿功夫那妇女便狼吞虎咽的喝完了两碗面条。这时郭富心想:既然事已定下来了,咱也得有个表示啊。他主意已定,便对那女的说:“你既然决定跟着我了,我咋说也得给你表示点心意,这样吧,我今天下午带你到供销社买身新衣服,再给你五十块钱,你愿意买点啥就买点啥。”说罢两人便推出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向公社供销社奔去。

    冬天的白天时间很短,郭富驮着那妇女回来时已是傍晚时分,郭富赶紧安排做晚饭。饭后,邻居们听说郭富找了个媳妇都前来探望,说了会儿家常话人们便纷纷离去,郭富对那妇女说:“我们也早点睡觉吧。”那妇女说:“好,你先铺好被窝,我到厕所去一下。”郭富在屋里取出一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崭新被褥,又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那女的回屋,便出去招呼,可没人回应,他又跑到厕所去一看,连个人影也没有。郭富心想:坏了,可能受骗了。

    过了几天,从外村传来消息,说是有一骗子男扮女装被人捉住送派出所去了。郭富听说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原来是这样啊。

    这件事发生后郭富感到十分懊悔,从此彻底打消了找媳妇的念头。

    三

    “文革”初期,村里开展了沟渠路旁的植树活动,可树木被毁坏和被盗的事情经常发生,为此,村里决定让郭富和韩石头承担管护村里树木的任务。从此郭富便用自行车驮着韩石头不分白天黑夜的在村路和渠顶上来回巡视,看哪棵树该修剪了,哪棵树被风雨弄歪了,他俩都及时进行处理。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几年下来,手脖粗的杨树已变的人腰粗了,而且还被公社当作植树造林的样板,组织各村前来参观学习。

    郭富的伙伴韩石头也是当过兵的人,并且还享受残废军人的特殊待遇。他身体比较瘦弱,胸口还有个多年未愈的疮疤,常年贴着张大膏药。人虽说有点窝囊,可他从部队回来后幸运地找了个带着女儿改嫁的“二婚”女人。遗憾的是婚后十多年还是“原装”竟然“寸草”未生。

    韩石头天天被郭富驮着到村外看护树木,省了他的许多脚力,日久不仅生出一些感激之情,时常让老婆做些差样的饭菜把郭富请到家来喝上两盅。韩石头有病不能饮酒,有时便让老婆陪着郭富喝,时间长了两人不免也产生了一些特殊感情。这边是四十多岁一直向往有个女人的光棍儿,那边是三十多岁徒有男人而多年守活寡的二婚女人,天长日久不免都有了非份之想,推杯换盏之间少不了眉来眼去的,他俩有了这心思,就象干柴遇到烈火没个不着的。

    一个无月的晚上,韩石头又把郭富请到家来吃饭,他老婆依旧座陪,期间韩石头的老婆便向郭富暗中传情,郭富当然也是心灵神会。酒足饭饱之后,郭富点了支烟在口鼻之间循环着,他灵机一动对韩石头说:“我今晚感觉有点头痛,你自己到村外转一圈去吧,不行骑上我的车子还快一点。”韩石头也没多想便说:“不用了,天这么黑走着更稳当,你先在我家喝点水,等我回来你再回家。”

    韩石头走后,女儿也到生产队开会学习去了,韩石头的老婆便急不可待的闩好大门回到屋里,冲着郭富的脸上就亲了一口,郭富顿时周身热血沸腾,两人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露,淋漓尽致地圆了他们的鸳鸯美梦。

    没过多久,多年的老树发了新芽,韩石头的老婆竟然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韩石头当然心里明白是咋回事,心想:谁叫咱没那能耐呢,管他呢,反正以后孩子得叫我爹,他郭富胆子再大也不敢公开上我家来认儿子。韩郭两人彼此心知肚明,也倒相安无事,关键是孩子的出生对谁来说都不是坏事。

    一晃,孩子已经满地跑了,不觉之间韩石头的老婆又怀上了,不久第二个儿子又来到这个特殊家庭。

    日子一长,郭富在韩石头家倒反客为主了,韩石头回家反而象做客一样。老婆对他也冷淡了许多,他好象在这个家中成了多余的人。

    韩石头心想:既然如此,眼不见心不烦,还不如自己躲开他们搬出去住好呢。主意已定,他便以看树方便为名,让大队在村外给他盖了两间土房,没等房子干透,他便背着行李卷搬了进去。并置办了锅灶,只是过几天回家一次拿点干粮就走。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郭富和韩石头的老婆生的两个儿子也成了半大小伙子。当然在表面两个儿子称韩石头为爹,称郭富为大爷,双方倒也都乐在其中。但每当人们看见他们的两个儿子时,不免要在背后议论一番郭富这个“老光棍儿”的故事。